您的位置:首页 >图赏 >

河南“妙手”让浙江紫砂文物“回春” 治病关键是脱盐

修复后的紫砂花盆

近日,随着20件民国时期的紫砂花盆和一件战国陶器的顺利验收、交接,温州博物馆馆藏的一批珍贵紫砂文物经历了6个月的“诊疗”后,在河南博物院修复人员的手中“重获新生”。为什么盛产紫砂的江浙地区会找到河南博物院来为他们修复这些紫砂文物?紫砂花盆修复起来又和我们都熟悉的紫砂壶有何不同之处?近日,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采访了河南博物院的修复人员,听他们来聊聊有关紫砂修复的那些事。

盐分高让紫砂“生病”

河南博物院金属文物保护科研基地副主任杜安回忆,刚见到这批文物的时候,参与的修复人员就迅速对它们进行了诊断。“我们发现这批文物的病害程度不一,最严重的两件表面酥粉现象已经很明显,用手轻轻一碰,成块成块地往下掉。”杜安解释说,空气中的可溶性盐和陶器本身所含的盐分会随着温度湿度的变化,不断产生溶解、重结晶。长期作用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让陶器胎体黏土颗粒之间的结合力减弱,最终导致酥粉、剥落。

记者从照片中看到了这件病害最严重的紫砂花盆,内壁表面布满了一层细细的白色结晶,“这些都是从花盆里析出的盐,空气中的盐分以及这些花盆在使用时承装土壤、浇水过程中吸入花盆中的盐分,都会慢慢析出。”杜安告诉记者。

杜安曾参与修复过一件出土于渑池县的仰韶时期彩陶钵,属于一级文物,“像它这样的早期陶器,粉化状况比这批紫砂花盆要严重得多”。严重到什么地步?杜安比喻说,就好像是一层层的酥皮包裹在它表面一样,“放在那儿都一块一块地掉”。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病害?“这与器物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杜安解释说,像仰韶彩陶钵这一类陶器,久埋地下,土壤中的可溶盐很容易就吸附在它的胎体上,再加上有些遗迹、墓葬有透水的情况,就更容易受到可溶盐的侵蚀。而像温州地处沿海,气候温暖潮湿,并且有梅雨季,空气中湿度、盐分都较大,也极不利于紫砂等陶器的保存。

“治病”关键是脱盐

因此,如何去除长时间沉积在陶器上的可溶盐,就成了整个修复过程中的难点和关键步骤。

杜安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陶器脱盐目前常用且比较成熟的有去离子水浸泡和传统吸附脱盐法。“用哪个方法需要根据器物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试验确定。”

“比如那件仰韶的彩陶钵,和这次修复的最严重的那一个花盆。它们的表面都有颜料,并且已经部分脱落,因此只能用这种传统吸附法。”

而对于可以久泡的器物,修复人员会采用去离子水浸泡法。“简单讲就是通过去离子水能够置换出器物内的盐这个原理,反复浸泡脱盐。”杜安告诉记者,这次修复的大部分紫砂器物采取的都是这个方式,过程持续了近4个月,而21件文物整个修复过程也才仅仅6个月。

为啥要来河南修?

众所周知,我国紫砂的产地集中在西南及江浙一带,这些地方围绕着紫砂的产业丰富且成熟,但为什么此次温州博物馆会将这批重要文物的修复委托给河南博物院呢?

杜安告诉记者,紫砂其实只是陶器的一种,中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陶器生产的核心区域,中原出土的大量陶器,为河南博物院在陶器修复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成熟经验。

杜安说,像之前提到的渑池彩陶钵,还有目前正在展出的汉代七层陶楼,都曾经经历过脱盐修复。

“另外,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河南博物院的文物修复规范管理在行业里比较有口碑。”杜安说,虽然河南博物院的修复团队人员力量在全国并不属于领先,“但我们的技术力量和行业规范化的管理一直走在行业的前列。可以说,也正是我们长久以来的职业素养,打动了他们。”

关键词: 河南妙手 浙江紫砂文物 回春